方正證券又出事,股價為何“堅挺”

因股東之爭被推到輿論風口的方正證券又出事瞭,其14日晚發佈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方正證券股價15日下跌超過6%,不過有股民感慨:這麼大的利空也沒有跌停,不賴啊!




7月15日,A股證券板塊大跌8.3%,國元證券(右圖)等10隻證券股封死跌停。方正證券(左圖)6.53%的跌幅和收陽的K線,反倒顯得“堅挺”。

因股東之爭被推到輿論風口的方正證券又出事瞭,其14日晚發佈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方正證券股價15日下跌超過6%,不過有股民感慨:這麼大的利空也沒有跌停,不賴啊!

■記者 黃利飛

7月15日,方正證券股價下跌超過6%,在23隻證券股當中跌幅排倒數第5,與此形成反差的是,當天證券板塊大跌8.3%,有10隻個股跌停。公司前一晚公佈的利空消息似乎並未對股價造成太大的催化效應。

公司7月14日晚公告稱,因涉嫌未披露控股股東與其他股東間關聯關系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動態】

涉嫌信油煙靜電機息披露違規遭證監會調查

早在方正集團與政泉控股兩位股東從去年開始進行“三百回合大戰”之時,就有人說,這樣鬧下去肯定要出事。

按照“涉嫌未披露控股股東與其他股東間關聯關系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調查原因闡述,此話似乎一語成讖。

盡管公告中未披露更具體的原因,但業內人士紛紛猜測,多半與方正集團和政泉控股的糾紛有關。

隻不過,出乎市場意料的是,此前方正證券大二股東因為上市公司控制權而你來我往“過招火熱”之時,證監會也隻是口頭表示上市公司股東要以投資者利益為先,並沒有真槍實彈立案調查;如今雖然事情還沒有一個確切結論,但總算暫告一段落,卻被立案調查。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方正證券十大股東列表除瞭北大方正集團外,還有利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哈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方正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萬華信融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樂山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嘉鑫投資有限公司等,方正集團或和這些公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關系而未披露,而最終結果還需要等待證監會的調查結果。

方正證券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就相關事項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影響】

股價相對堅挺,利空靴子落地?

市場人士分析稱,在股市震蕩的時候,本來投資者的信心還處於恢復的過程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利空將更明顯。

方正證券7月15日高開低走,最終下跌6.53%,報收10.30元。而當日證券板塊亦大跌8.3%。在資金面方面,方正證券當日流入88220.1萬元,流出145718.3萬元,資金凈流出57498.2萬元。

方正證券股價當天跌幅在證券板塊裡排名靠後,表現相對堅挺,對此,有股民在股吧上感慨:“這票這麼大的利空也沒有跌停,不賴啊!”

還有人將此次調查視為大二股東紛爭的終結:“調查結束有結果瞭,估計這股東之爭也就結束瞭,短期來看肯定不是好事,但長期來看,也算是對公司有好處。”

值得玩味的是,在董事長失聯、集團CEO和董事相繼被“協助調查”,以及公司諸多官司纏身時,方正證券公告裡都稱公司的日常工作和運營並未受到影響,並把工作重點放在業績提升和維護投資者利益上,此次立案調查,公告中並未提及有關內容,而是例行提醒:“敬請廣 大投資者理性投資,註意投資風險。 ”

此前7月9日,方正證券發佈2015年6月財務數據簡報,6月份,方正證券(母公司)營收13.85億元,凈利潤6.09億元。

回放

方正證券

股東之爭始末

方正證券大二股東交惡起於去年8月。

方正證券去年8月並購民族證券後,自9月4日起,一直與占股21.86%、躍升為第二大股東的政泉控股協商董監事會改選事宜,在11月4日,卻收到後者發來的督促其盡快改選董事會的函,緊張關系一觸即發。

第一大股東方正集團隨即向方正證券發來提請核查政泉控股實際控制人的函,指出政泉控股存在實際控制人披露不實的可能。

在經歷瞭連環官司、被凍結17億自有資金、2月末全面改選董事會等事件,方正證券已是陷入漩渦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拐點出現於今年2月27日下午,方正證券召開瞭臨時股東大會全面改選董事會。方正集團提名的6名董事候選人全部當選,政泉控股提名的3名候選人當選。

一直到3月中旬,董事長才確定下來,何其聰走馬上任。

但隨後的事實證明,二者矛盾並未解決,政泉控股並不承認這位董事長。

方正證券於5月14日收到法院傳票,政泉控股認為,新任董事長何其聰不符合董事長的任職條件,應當被認定為無效,請求法院判令《關於選舉董事長的議案》內容無效。

如今,方正證券又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意味著方正證券的股權之爭仍將延續。

24傢被查公司

股價除油煙機不跌反漲

專傢:處罰力度不夠、違法靜電機推薦成本低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句出現在電影《無間道》中的經典臺詞,同樣適用於A股上市公司。

6月12日,證監會通報“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案件進展情況,自今年4月24日以來,已有50傢上市公司涉嫌違法違紀行為,其中24傢正在接受調查。

6月17日,包括柳化股份和新華百貨在內的多傢被調查公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被調查一事對公司並無實質性影響,一切工作仍在照常進行。

對於被調查帶來的股價波動,記者梳理發現,24傢上市公司中,以柳化股份為代表的近半數企業出現股價上漲,“黑天鵝”反成公司利好消息。

針對這一現象,著名經濟學傢宋清輝和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有相同觀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二人均表示這與國內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低有直接關系。二人稱,杜絕上市公司違法現象,從根源上應該禁止“帶病”企業上市,同時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和賠償制度。

■據長江商報512F59CA568BB2D0
arrow
arrow

    jsw350m3k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